fbpx

【催眠心得】從破碎婚姻中,學習支持自己、放過自己

-EJ媽媽-

自從婚姻出現問題以後,我除了消極的看了幾趟身心科之外,什麼行動都沒做。沒有簽離婚、沒有找律師、沒找徵信社,甚至連找先生大吵也沒有。平常在工作育兒家事和婆媳關係之間就已經耗盡心力的我,早就已經無法再付出任何多餘的成本去收拾什麼多出來的爛攤子了。

「妳就是個爛人,所以才會碰上爛事。」
「是不是因為自己散發出來的就是這麼負能量的頻率,量子糾纏或是吸引力法則之下自己才會吸到這種爛男人來到身邊。」

一直往這種念頭想下去,無能為力只知道哭。
縱使找朋友聊聊,最後也得忍受朋友用「還不是當初妳自己選的」這種話來讓自己造成二次傷害的結果。

但我相信自己當初所選的並不是這條路啊,只不過走這走這通向了這裡,結局弄得自己很難過,身旁的人也不知該如何插手幫助。
她們對我說「哭完了沒?哭完了生活還是要繼續前進喔,因為我們是大人。」這已經是自己所能聽到“相當友善”的言論了。

我們是大人,要做出大人的選擇。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我想到還能聯絡妍靜。

說起來很不好意思,我們四捨五入也稱得上是總角之交,可是平常狀況好好的時候自己並不會特別連聯繫她,但一到了生活即將溺水的時刻,我就會就像攀上浮木救命一樣找尋妍靜。可能是我打從心裡知道她從小到大都是個溫暖的人。

很久沒上台北了,她對我說現在她有工作室,於是就帶我去看。那是離捷運站很近很隱密的小空間,就像很多電影裡演的一樣,有張可以舒服躺下來的床,床邊就是她的位置,也比電影場景更小而安全,這就是我對工作室最初的印象。

這趟催眠是在聊天中開始的,相當放鬆。與身心科就診經歷不同,身心科看診過程中醫生的眼神會在自己與病歷表之間來來回回,而待在醫生身旁的妳其實心裡也很清楚他們只是在評估而不是真的關心,因為他們已經看多了社會心理問題,妳所流的淚水遠遠不及他們所稱的嚴重狀況,一切只不過是[觀察–給藥–觀察–調整藥量],重複循環的例行公事。我也不曾因為那些藥而真正好過來。

我閉著眼睛跟隨妍靜溫柔而堅定的聲音,腦中閃現許多場景,她帶領我看了婆婆、先生,甚至觸碰到我那過世已久的奶奶。當連篇過往浮現在眼前的時候,我才逐漸回憶起那些我本來應該出現的情緒,我才發現自己「為了扮演好在社會家庭中的角色」,居然不惜把自己給用力埋進一團爛的糞堆之中了。這世界上無論哪個角色都不值得一個人犧牲這麼大。我覺得自己可悲又可憐,在催眠過程中我看著自己,對她一遍又一遍道歉,哭得亂七八糟。

醒過來之後我覺得鬆了口氣,胸口原本徘徊不去的窒礙感好很多了
妍靜說我勇敢,我很慶幸她說勇敢而並不是“成熟的大人”、而是”勇敢的面對自己”

在催眠之過後的幾個小時,原本困擾我的間歇性心悸也消失了,更重要的是隔天到來,每當自己從睡夢中醒來要開啟新的一天時那種極度悲傷困難的感覺也舒緩多了。以前每天睡醒就先哭、渾身乏力。現在我學會放過自己,不用這麼注重社會禮貌,更關心自己真正的需要。

真的很感謝有妍靜這麼專業的心靈療癒朋友。

Scroll to Top